我所参与举办中科院—宁夏科技合作与现场观摩会

作者:蔡冬清    新闻来源:    发布时间:2015-08-18

8月7-10日,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与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以及宁夏自治区农发办在宁夏银川和固原市联合组织举办了“马铃薯环保丰产技术”科技座谈与现场观摩会,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方荣祥院士和刘双江所长等、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局段子渊副局长、合肥物质研究院江海河副院长和我所吴丽芳副所长、南京土壤研究所张佳宝研究员、西北生物农业中心刘立超主任、宁夏自治区农发办陈延主任、兰州化物所、寒旱所、青岛中科禾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及中国科学报的约四十余位领导、专家、企业家和记者参加了此次会议。

与会专家在固原市现场查看了5000亩“马铃薯环保丰产技术”示范基地,我所蔡冬清副研究员代表项目组在基地现场向专家们汇报了环保肥料增效剂和农药控失剂两项技术,得到专家高度肯定。方荣祥院士对技术机理颇感兴趣,表示该成果是多学科交叉创新而成的,符合当前国家生态农业发展方向,应加大产业化推广力度。

江海河副院长认为,该工作成效显著,是院地合作、所所合作以及“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范例,合肥研究院将一如既往与兄弟院所保持紧密合作,争取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成果,为宁夏等省农业现代化发展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他还对中科院科发局、宁夏自治区农发办、微生物所、兰州化物所、寒旱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

吴丽芳研究员在听取了马铃薯项目负责人—微生物所仲乃琴研究员项目总体汇报后表示:近年来我所与微生物所紧密合作,合作研发了环保肥料增效剂这一创新成果,并联手在马铃薯和玉米等作物上进行环保肥料和农药等系列成果技术集成,在宁夏、安徽、黑龙江等地进行了大面积示范,取得显著效果,这种合作模式值得在今后的STS项目中推广。

同时,部分专家在宁夏平罗县西大滩查看了盐碱地能源林栽培技术(耐盐碱盐肤木+盐碱地微环境改良剂),认为此项工作为开发利用盐碱地、扩展能源林种植面积、发展生物能源产业提供技术支撑。

该工作得到中科院STS项目、国家林业公益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宁夏农发项目、安徽省科技攻关项目等支持。

背景链接:近年来,我所吴正岩课题组与微生物所仲乃琴课题组联合研发了环保肥料增效剂(微生物所牵头),并在宁夏、内蒙、黑龙江、安徽、甘肃等省的马铃薯、玉米、蔬菜、果树、葡萄等作物上进行了环保肥料增效剂和农药控失剂联合示范6万余亩,表现出明显的减施、减排、节本、增效作用,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项目组在宁夏进行技术培训累计超过1000人次,受到宁夏自治区和相关县/区农发办以及用户的好评。控失农药技术已获发明专利授权3项,发表多篇SCI文章,于2014年1月由青岛中科禾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实现产业化。目前公司已建成年产5000吨农药控失剂的生产线,完成企业标准制定,其产品农药控失剂已进入国际农业大公司巴斯夫农药制剂配方,并与国内易普乐等龙头农药企业成功合作。目前,该技术已在全国推广100万亩,市场前景广阔。

银川市中科院西北生物农业中心座谈会现场

 

蔡冬清副研究员在固原示范基地做技术示范汇报

专家们在固原示范基地观摩

技术效果对比

专家们考察平吉堡马铃薯示范基地

吴丽芳研究员查看宁夏平罗县西大滩盐碱地能源林栽培基地